新住民變身月子高手 江西姑娘來台創業 年收3千萬

[節錄蘋果即時-作者、攝影╱郭美懿]
2011年創業做月子經紀,然而創業路上滿是荊棘,歷經負債、撤回家辦公、股東退股等艱難,最終以真誠服務獲得客戶信任,今年成立紫莉幸孕莊園,要為他人打造幸福,也彌補了自己在婚姻中失落的缺憾。
位於桃園的「紫莉幸孕莊園」開幕未久,官員來了,記者也來了,訪視單位從市府、內政部移民署、陸委會到海基會一字排開,為創辦人黃騏曼冠上「傑出新住民」的頭銜。
「唉∼其實我到現在也搞不清楚哪個單位,哈哈!」黃騏曼爽朗地笑了,
來台多年,她說話仍略帶家鄉口音,卻能隨俗的夾雜幾句台語,像是隨風飄揚的種子,已落地紮根。
來自江西的黃騏曼,出身地方首富,又是爸爸最寵愛的掌上明珠,「我以前就是任性、不懂江湖世事的那種人。」
她自剖愛看金庸、梁羽生的武俠小說,又嚮往三毛、瓊瑤筆下的世界,也因此在上海結識來自台灣的前夫,「為了愛情不顧一切,嫁了才知道是兩個世界。」曾經嚮往浪跡天涯的愛情,來台才知浪漫都是小說情節。
「鄰居會用好奇的眼光看你,懷疑你是為了錢才嫁過來,動不動就被叫『大陸妹』。」
甚至工作表現出色,主管明明是誇獎,說出口卻變成:「人家一個大陸妹都可以做這麼好。」言詞中有心、無心的貶意,她也只能一笑置之。
但人生的轉捩點,也在這酸苦之間。2003年黃騏曼懷孕生女,產後坐月子,「哇∼台灣這麼講究,竟然有專門的坐月子機構,而且月子做得好,是身材要恢復得好,不是會變胖。」
業務做到高階主管
趁著對方在徵人,就這樣跨入月子餐產業,從基層業務做到高階主管。
「一開始我連台語都聽不懂,簡單的招呼還可以,講到後面哩哩落落,我還要跟人家說:『我是外省第2代』,不敢講是大陸配偶,怕人家排斥、不願簽約。」她不擅閒聊「啦」,唯以真誠感動孕媽,
「別人1個月做150天業績都很難,我可以做到500~600天,最高是1個月800多天的業績。」那時的拼勁,其實是傻勁。
「守醫院一整天,剛開始很多人連DM都不要,不然就是拿了丟垃圾桶,我記得有個客戶像是躲瘟神一樣躲我,後來天天見面熟了,雖然沒打過招呼,她生了竟然跟我訂餐!」
也有客人試吃後擺臭臉,把DM往她面前一丟,嫌月子餐太貴,「只好灰溜溜的走了。」事後對方又來電,黃騏曼不死心再登門拜訪,「客人又把我轟走。」如此反覆,客戶終究被她的熱誠感動,最後簽約。
那7~8年間,她從小業務做到Top Sales,最後位階來到副總經理,年薪近200萬元。
但業務工作駕輕就熟,每天只要辦講座、辦活動,「蠻無聊的。」公司既無駐外計劃,職位也已到頂,加上企業規模一大,辦公室免不了上演宮鬥劇,「人生去玩那個幹嘛?沒有意思,不如重新找一個有挑戰性的工作,可以激起我的熱誠。」她這樣想。
那正是金融海嘯後的2010年,找上門的工作無非保險、直銷,都非心中所願。
求人不得就求神,她到龍山寺問工作運,卻抽到下下籤;反倒是提起想創業做「月子經紀」,「竟然抽到上上籤,本來朋友都反對,看到這支籤只好情義相挺。」
獲得微型創業楷模
原來多年職涯中,她發現不少客戶挺著孕肚參加媽媽教室、一家家比較試吃,「為什麼不能像保險經紀一樣,有專人來做這件事?」
但想創業,卻先卡在錢關,因為當時家中投資失利,她儘管擁有高薪,其實資產早已歸零、甚至負債。
「創業資金怎麼來?就是我賣月子餐時,客戶剛好賣保險,那我就情義嘛∼幫我女兒買了一個儲蓄險,每個月繳5000元,這麼多年下來存了30幾萬。」加上過去在月子中心的投資退股,再把跟妹妹在中國合購的房子賣掉,湊出100萬元。
但解決資金缺口,卻無法消弭客戶疑慮,「人家不懂月子經紀是什麼?第2個是覺得透過你訂餐比較貴,所以從解釋月子經紀,到她認同、接受,這過程很辛苦。」創業第1年只做了20幾萬元業績,不但無法打平營業支出,更因不擅帳務管理,隔年1月赫然驚覺帳戶裡只剩1萬多元。「不要講下個月店租,我連2個女兒的營養午餐費在哪裡都不知道!」當下只得狼狽叫搬家公司連夜把所有辦公設備搬回家。
此後整整2年,她窩在家裡辦公,女兒回家只能關進房間。「那時1個小一、1個幼稚園,一回家我就說『噓∼不能講話』,
客廳本來就不大,她們又被關到房間,是不是很為難?我也沒錢給她們上安親班,還常忙到忘記接女兒,每次都是教務處打電話給我。」回想此事,黃騏曼忍不住心酸:「小女兒一直不太信任我,因為她覺得我答應的事情都會忘記,連接她都會忘…。」
幸而隔年業績開始翻倍成長,她更獲得微型創業楷模,參與中小企業處婦女創業飛雁計畫也拿獎。
「第1次是勞動部長要訪視,隨扈加記者20~30人,但知道我在家裡辦公,他們只好取消。」
沒多久市長也來了,她覺得機不可失,這次只報了地址,「結果只有市長坐進來,其他人都擠在門口。」

有機食材可以客製
「我手上只有50萬,想不到以前東家的股東願意投資我,我又貸了200萬青年貸款,東湊西湊弄了700多萬元,去做中央廚房。」
只不過前東家欠租倒閉,債主不讓她搬走器材,「我一個女人,深夜跟著臨時叫來、不認識的大卡車,從汐止山上黑不拉搭把設備載到桃園,其實蠻恐怖的,現在想起來,我也不知當初怎麼膽子這麼大?」
她成立中央廚房,為的是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,「我們曾代理有機月子餐,後來廠商倒掉,但有的媽媽就是想吃有機;也有廠商用陶瓷碗配PP塑膠蓋,媽媽就會質疑塑膠蓋遇油會溶出塑化劑,廠商不可能隨著我們改,不然我們做自己的品牌。」
黃騏曼也說得直白,有些廠商經過輔導做起來,「合約沒到期,他就不給我們代理了,忘了前期我們是多麼辛苦的辦活動推廣,但我們是小蝦米,怎麼去對抗大鯨魚?」
種種機緣促成自有品牌「津田」誕生,訴求有機蔬菜、瓷碗瓷蓋,且能針對不同需求客製,「乳汁不夠,給你加發奶的;水腫的幫你煮紅豆水,針對不同體質客製化調養。」
黃騏曼驕傲地說,即使沒錢做廣告,仍靠口碑創造客源,「有媽媽吃了3次、4次的都有,你看我們才成立多久?」

體驗課程服務升級
她曾赴中國擔任月子中心顧問,發現兩岸媽媽都一樣,不少人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孤立無援或難被理解,最後婚姻破裂
。
這促使她在今年成立幸孕莊園,除了提供媽媽喘息、諮詢,也能透過模擬,讓爸爸感受身上背著10幾公斤重擔及分娩的痛苦。
「老婆懷孕要背10個月,吃不好、睡不好,那你是不是要對老婆更體貼?而且男人沒生過不知道,很多爸爸只體驗1級、2級痛就受不了,根本到不了10級痛,你才知道老婆生孩子有多偉大!」
搭配一系列課程,希望讓新手爸媽做好心理準備,也能多體諒對方,最終降低離婚率與虐嬰事件。
願景如斯,也曾遭受質疑,她參加創新評選,有評委問:你們的商業價值在哪裡?
「坦白說,它的社會意義是大於商業價值的,但我也跟評委說,有了這些體驗與課程,媽媽對我們信任度更強,我們就不再是單一的月子餐廠商,而是全方位的服務。」
畢竟她當初為愛來台,感情卻隨時間磨滅,也曾一度想賣掉公司返回家鄉,卻終究信了神諭:「我的人生使命,是要傳承這個,我就認了!」
為人圓成幸福的盼望,也算是彌補了她失婚的缺憾。
